首页 综合精选正文

清明节的小故事

综合精选 2024-09-25 19:38:28
导读 大家好,知识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清明节的小故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

大家好,知识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清明节的小故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关于清明节的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清明节的小故事 篇1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地球公转一周为黄经360度,当地球到达黄经零度时定为春分,而后每运行15度有一个节气,共有二十四节气。因此,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于闰年的原因,所以会相差两天。

  要谈清明节,需从一个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

  介子推像。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市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下了一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的上方,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的小故事 篇2

  白头山腹地有个地区叫赫尔里,那里的人去世以后都不起坟,棺木掩埋后踏平了事,同时在棺木周围栽种一圈人参。等到三年后的清明节这天,后人才在坟地处筑起一座高高的坟墓,并举办隆重的发丧仪式,而那些人参已经长大了。说起这个风俗的由来,里面可有着一个奇特的故事。

  康熙年间,赫尔里这个地方是满人聚集地,当地有个人家男主人叫额尔敦·郭罗,膝下只有一子叫汉青,一家人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这天汉青进山狩猎,意外地采获了一颗野生六品叶大人参,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宝贝!汉青立刻想起老爹爹常年体虚气弱,有了这宝贝人参,定能益寿延年!

  汉青飞跑回家,兴冲冲叫着:“爹,我挖到一颗大人参!给您做六十岁的生辰贺礼吧!”

  郭罗看见人参,眼睛一下子熠熠闪光,连声叫着:“宝贝!宝贝啊!”

  汉青把人参交给爹,走进内室去见娘,扔下了几只才打回来的山鸡,娘连忙吩咐厨子做汉青最爱吃的山鸡炖鲜野蘑。

  晚上,汉青忽然肚子疼痛,想来是野蘑菇吃多了,那玩意新鲜的都带三分毒性,他起夜回来忽然看到爹爹的门吱呀开了,爹打躬作揖出来送客。汉青大为奇怪,这时已经深夜了,谁会来呢?再一细看,出来的竟然是县令大老爷,只见他得意地笑着,拍拍父亲的肩头说:“郭罗,算你识时务,圣上三十岁生辰,你把这颗宝参献上,荣华富贵指日可待了!”爹爹满脸笑纹,连连作揖说是。汉青气得头都要炸了!爹居然要把宝参送给皇帝!

  原来这郭罗虽然是旗人,但汉青的娘却是汉人,是郭罗当年随清廷出兵江南,在“扬州十日”中救下的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她全家都在屠城中死于非命。这小姐性格刚烈,感恩嫁给郭罗之余,坚决不肯让郭罗受封住在京城,还给儿子起了一个思念故乡的汉名,平时也没少给儿子灌输对江南的思念、对清廷的仇恨。汉青自小受母亲的影响,此刻听到爹要把自己辛苦得来的宝贝献给朝廷献媚邀宠,哪受得了?当时就要冲进去理论,又一想爹爹年老多病,吵吵闹闹会伤了老人的心。汉青左思右想,有了!我干脆来个釜底抽薪。

  汉青偷偷拿走了那颗大人参,跑到朋友家里住了一个月才回家,料想爹找不到宝参也就只好罢手了,他当年有战功在身,那小小县令也奈何不得他。

  没想到远远地看见家门,大门口竟然素幔低垂,家里有丧事!汉青吓得心胆俱裂,急匆匆跑进房间,只见娘一身丧服,见了汉青,指着他说了句:“不孝子……”竟昏过去了!

  汉青和丫鬟抱着娘大呼小叫,好半天娘才悠悠醒来,眼含热泪说:“你这孽障,可害死你爹了!”

  原来汉青带着宝参逃走以后,爹到处找不到汉青,急得团团转,娘出主意让他说宝参被贼偷去了,爹却说什么也不肯,说怕那县令大肆追捕,牵连无辜,于是到县衙门自首,说是自己年老昏聩,误把宝参服用了,千万不要上报朝廷,没想到县令邀功心切,奏折已经进京了!

  康熙皇上得到消息,龙颜震怒,念在郭罗当初开国有功,赐他一死,没有祸及家人。不过,皇上传旨,从此郭罗族人的坟墓三年之内不能起坟,要人马牲畜践踏够了,才可以立坟刻碑。

  汉青听到这里放声痛哭,哭过了才说:“我从小就听娘的教诲,实在不愿意把这宝贝献给朝廷,爹若不是贪图富贵,也不会惹这大祸啊!”

  母亲长叹了一声说:“你爹贪图富贵?你错了!朝廷有令,满汉不可通婚。娘是南方汉人,虽然嫁给你爹多年,却只能隐姓埋名,怕连累你也没有出头之日,以后成家都是个问题。你爹临死前才告诉我,他向朝廷献参是为了得到特赦,娘和你才能堂堂正正做人啊!”

  汉青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一向淡泊名利的爹爹会那么利欲熏心!因为没有名分,那些八旗子弟一出生就享有的待遇自己都得不到,这是爹的一块心病。他大声号啕起来。娘又说:“你爹还告诉咱娘儿俩,不能背负仇恨过一生,要不,儿子你就活得太苦了!想来都是娘太执迷,是娘误了你父子俩啊!”

  汉青来到父亲的葬身之地,只见青翠山谷间一片白地,他满含热泪把宝参埋在了那里。说来也怪,那颗宝贝人参离开泥土很久了,人参籽已经干枯,却很快就出土发芽。等到三年后清明的那一天,那一片平地已经长出了一大片人参,都长得很壮实,看着喜人。

  汉青带领族人隆重地给郭罗起了一个很大的坟墓。他也再没有想法子确立自己的名分享受俸禄,伺候着娘在山里安心到老。

  因为康熙皇上在位长,他的禁令一直没有取消。从此赫尔里一带的人死去之后,子孙后人沿袭下来,都在坟前栽植几颗人参苗子,三年后的清明那天,再起坟墓,吹吹打打,仪式比第一次出殡还要隆重得多。

  清明节的小故事 篇3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图

  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

  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清明节的小故事 篇4

  刘先生来蟠龙村不到一年,就对四周的大山烂熟于心了,连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黑森林他也能进出自如。村人经常看到他背着药篓,拿着药锄,朝出暮归。采来的草药有的免费给村民治病,有的拿到城里换些钱来维持生计。

  这天,小野找到刘先生,说听人说他对黑森林很熟悉,想让他带他们进去找到那口铜矿井。刘先生当即拒绝。小野是板田师团的特别行动大队的队长,这个特别大队执行的都是特别任务,一百多号人都是从师团数万人里精挑细选出来的,个个都是精英。小野能出任队长,显然不是浪得虚名。这样的人从来都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

  第二天一早,小野又来找刘先生,这次他早有准备,拿刘先生妻子、孩子以及全村人的性命来威胁他。刘先生愤怒地指着小野说不出话来。这正是小野想看到的结果。他知道,只有这样,刘先生才有屈服的可能。

  接着,刘先生不再看小野,而是抬头看天空。天边,一轮红日冉冉升起,远方天际处,大片大片红色的云朵仿佛火焚烧着一般,不停地翻腾舒卷。一群群各种各样的鸟从山那边飞过来,奇怪的是,它们都不鸣不叫,只是无声无息地飞着。刘先生看了好一会,终于开口对小野说:“好吧,你赢了。”

  小野的队伍是早晨出发的。那天早晨,太阳还没有出来,天气就格外地热了起来。待太阳从东边的山冈跃出,天气就更热了,仿佛置身在炎热的夏天里。

  刘先生一袭青衣,背着药篓,手执长嘴药锄推开门走了出来。他并没有看站在院子的小野,而是又自顾自欣赏天上变幻万千的美丽云彩了。天上再也没有鸟儿飞过了,那昨天还流连在天际的红色云朵此刻已无端地碎成了无数块。

  小野用手擦着额头上的汗说,刘先生,我们可以出发了吧?刘先生点点头,然后回过头朝屋里大声说:“放心吧,这么好的天气,我一定可以成功的。”说完,他就迈步向院子外面走去。他走得很坚决,目光一直看着前方,跨出了第一步后再也没有回头。小野冷笑一声,紧紧地跟在他的后面。他想,小不忍则乱大谋。待找到那口铜矿井,再找刘先生算总账也不迟。

  雪是快到傍晚时分才下起来的。一开始是刮风,风很大,顷刻之间就吹走了满天红色的云朵,厚厚的阴云眨眼就布满了天空;接着,天气一下子就冷了起来,似乎从夏天一下子走进了三九寒冬。还没有等人反应过来,鹅毛般的大雪就铺天盖地下了起来……

  到了第十天,山上的积雪多少化了一些,村里人壮着胆子进山找人,费尽了周折足足用了三天时间才在黑森林的附近找到刘先生。

  他已经成了冰雕,但他并不是冻死的。在他身边,有七个鬼子被长嘴药锄一锄毙命。他也身中十弹五刀,最致命的一刀是小野的那柄东洋刀,那刀穿胸而过。他中刀之际全力锁喉一掌,与小野同归于尽。那场大雪,让上山的一百多人没有一个能活着走出大山。除了刘先生杀死的那八个鬼子,剩下的鬼子不是冻死就是摔死……

  清明节的小故事 篇5

  每年清明节期间,我都会想起家乡已故的亲人,一个人默默地流下眼泪。

  离开家乡22年了,在这22个清明节里,由于种种原因,我只回到家乡祭祀过一次。但我一直没有忘记家乡的亲人,每一个亲人的音容笑貌,始终在我的梦里出现。我在省城的每一天,都心系着家乡的亲人,他们的劳动一定很累,他们的生活一定很苦,他们生了病一定没有钱去医院。

  1992年的正月,我在父亲和母亲的坟前磕了几个头,就来到了省城谋生,想干出一番事业回报家乡,报答家乡的亲人。可惜的是,至今还是两手空空,无家无妻,孤身一人客居省城,辜负了家乡亲人们的期望。

  在这22年里,家乡的亲人已经离去了十几个,每当一个亲人离去,我都会默默地回忆着他们生前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我来省城的第二年,三婶就离世了。三婶生病时,曾经和我大哥说,她想看看我,可又怕我没时间回来,下次回家就看不见三婶了。遗憾的是三婶生病和去世时,家人都没有告诉我,是我回到家乡才知道这个事实。

  我小时候,妈妈奶水少,我曾经无数次吃过三婶的奶。三婶奶水也不是很多,可三婶十分疼爱我,只要我去吃三婶的奶,三婶就会尽量满足我的小嘴巴。妈说我三婶心好,三婶的女儿比我还小一岁,三婶情愿让女儿饿着,也要让我肚子吃饱。我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在我健壮的身躯里,曾经流淌过三婶的奶汁。可三婶生病了,想看我一眼都未能遂愿,为此,我心里经常隐隐地疼痛。

  我到省城的第四年,大姑妈病逝了。大姑妈和我家是邻居,我妈和我爸去世后,最关心我的人,就是大姑妈了。我在兄妹五人中排行最小,哥哥姐姐都已成家,就我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过着日子。由于父母生病,离世较早,我从小就缺少家庭温暖,性格也变得内向和孤僻。可我是个志向远大的孩子,立誓要好好读书,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为家人争气,为家乡争光。当我废寝忘食读书的时候,大姑妈就会经常出现在我面前,端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或拿两块热乎乎的饼子送到我手中,抑或悄悄地把她家菜园里的菜,摆到我家的锅房里……

  突然那一天,老叔发电报说大姑妈病重想看看我。正当我第二天中午准备回家时,又收到老叔的电报,让我不要回家了,大姑妈病已减轻。那次我没有回家,要是回到家,还能和大姑妈说几句话。因为没隔多天,我又收到电报:大姑妈已病故。最后一眼看见大姑妈的时候,她已经躺在门板上,我揭开她脸上的火纸,在她冰凉的额头轻轻地吻了一下。

  1998年的初秋,老叔去世了。老叔得的是中风,救治后留下了偏瘫和歪嘴的后遗症。我回到家里,看老叔这个样子,泪水一次次止不住地流出来。我坐在老叔身旁,紧紧地握着老叔的手,要老叔坚强起来,战胜疾病,争取早日重返工作岗位。老叔的目光已经不像从前那样灵动了,只能看见老叔的目光里,挤满了求生的欲望。老叔问我:南京能不能看好这个病?我说:不……不容易。老叔又说:村里有几个人也是这个病,有一个人好了。我说:打听打听,那个人是怎么好的,老叔你照着他做,你也会渐渐地好起来。

  我回到省城,一直留意中风的相关资料,想把老叔的病治好。老叔干了几十年的小组长了,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意让村民们戳脊梁骨。我没来省城之前,一次去北京参加笔会,路费是老叔找村委会争取的,可村里没有直接给,是老叔用那点可怜的工资,一个月一个月地为我抵债。老叔曾经对我说:我们朱家有出息的人,第一个肯定是你,老叔等着你开辆小轿车回家,在我们村里风光风光。老叔!你的话我记住了,如今我可以开一辆小轿车回家,但老叔已经看不见了。

  最让我想想就流泪的是,老叔去世那几天,我没有回家为老叔披麻戴孝。接到家里电话说老叔去世了,正碰上我自学考试。我经过一夜考虑,狠狠心抹掉眼泪,不回家见老叔最后一面了。因为我已经自学多年,就等这两门课程毕业,如果这次不参加考试还要再等一年。老叔的在天之灵不但没有怪罪我,还保佑我顺利通过了两门考试。考完试不几天,我回家跪在老叔坟前哭诉着,烧了一大堆火纸后,给老叔又磕了几个响头。

  要说家乡离去的亲人还有许多,如,四叔、三姑父、老舅、老舅妈、大姨妈、侠嫂、三表姐……他们都去见祖先了,都去见我的父亲母亲了,这么多的亲人在那边,也算是团聚了。

  2013年的清明节,我回到家乡,跟哥哥姐姐一起为父亲的坟墓加了新土,为父亲的坟头戴上帽子。我跪在父亲的坟前,既悲伤又气恼,为母亲的坟墓被推平了找不到而落泪。我称呼着每个死去的亲人,为他们点香焚纸,祝他们在那边安康幸福!

  我在父亲的坟墓上插了几枝新柳,让父亲也感受到清明节的气氛。假如几枝新柳能和着春天长起来,那一定是父亲的力量,在家乡温润的土地上,焕发着青春的光芒。

  清明节的小故事 篇6

  大家好,我叫赵树强,我是大庆东湖二小的一名学生,在昨天我参加啦网上祭先烈活动,祭拜又献了花。我看见啦一些老前辈为了革命事业而牺牲,让我痛定思痛,因为我现在生活在这个和平世界,因为我看见了有些人比我还小的时候就出了兵打了仗,有些人是因为打仗炸伤拉腿或炸伤啦胳膊而去世,我没有经身体验过但是那种疼痛时可以想出来的。最后我想说一句话:烈士们请安息吧!!

  清明节的小故事 篇7

  星期三下午,老师带同学们去烈士陵园扫墓,我因为生病了,没能参加。我多想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去祭拜一下我们的先烈呀!

  但我从“网上祭英烈”栏目里看到人们为烈士们敬献的花圈,我想到了很多很多。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今天的安宁生活是你们用鲜血换来的。

  虽然已经看不到你们英勇的身躯,但你们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永远的记住您们——敬爱的革命烈士。

  向烈士致敬!

  清明节的小故事 篇8

  扫墓的故事

  相传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后想回老家祭拜父母,但由于连年战争,使祠堂周围长满杂草,破损不堪。虽然部下翻了个遍,可直到黄昏也没有找到刘邦父母的碑牌。

  最后,刘邦没办法,开始请求神明。他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捏在手中。刘邦向上苍祷告说:“希望爹娘在天有灵,如果有纸片落在哪一块碑上连风都吹不动,那就是爹娘的'。”说完,刘邦把纸片抛向空中。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块断掉的碑牌上,无论风怎么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一瞧,上面真的刻有一个刘字。

  刘邦高兴的不得了,马上让人重新整修,而且以后每年的清明节都会返乡祭拜父母。后来,民间也纷纷效仿,并且用小石块压几张纸片在上面,表示是有人祭扫的。

  吃青团的故事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的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至一片农地。这时,一位农民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清兵没有抓到人,便在附近的村庄设岗哨,检查每一个进出村的人,防止有人给陈太平带食物吃。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不小心在艾草上摔了一跤。顿时,他计上心头。农民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干净并煮烂,然后将青色的艾草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个个青色的米团子。最后,把青色的米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了村口检查的哨兵。

  陈太平吃了青色的米团后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很好吃。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返回军营。后来,陈太平将这种吃法教给所有将士,随之,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编柳枝的故事

  据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早年因为皇位之争被迫放逐在外。在流亡期间,许多追随者忍受不住艰苦纷纷离去。有一次,晋文公饿晕了过去,有一名叫介子推的追随者为了救晋文公,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晋文公吃。

  后来,晋文公成功登上皇位。但介子推不屑与小人为伍,便带着母亲上了绵山过起了隐居生活。有一次,晋文公想到介子推觉得心中有愧,想请介子推出山,但是奈何怎么请介子推都没有答应。最后,晋文公听信小人之言放火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没有出来,与母亲一起死在了山顶上的一棵大柳树下。

  晋文公对着介子推的尸体嚎啕大哭,第二年,他领着群臣登山祭奠时,只见那棵柳树死而复活。于是,晋文公掐下一节柳枝编成圈戴在头上,表示对介子推的悼念。后来,世人们也纷纷效仿,寓意对逝者的怀念。

  清明节的小故事 篇9

  在河南信阳一带流传的清明茶的传说,反映了人们对忘恩负义的批判。传说司管仙茶园的九个仙女将仙茶园的茶籽带到鸡公山,教给吴大贵种植炒茶。吴大贵在仙女的教导下炒出上好的“口唇茶”,受到皇帝赏赐,并因此变了心。后来,吴大贵受到惩罚,死于火海,“口唇茶”茶林也被毁,只剩下两棵。

  清明节日传说是“社会叙事”,作为清明节日文化的一部分,往往附着于清明节,并通过年复一年地过清明而不断地得以讲述。这些传说,是一个族群或地方社会对于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人物的集体记忆,是人们历史意识的重要体现,同时也蕴含着人们的审美理想、价值观念。它们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于习俗追根溯源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传递着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念,如崇尚感恩、善良、孝亲、机智,批判忘恩负义之举,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着教育人们的重要功能。

  清明节的小故事 篇10

  相传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后想要回到老家祭拜父母,但是由于连年战争,使祠堂周围长满杂草,破损不堪。虽然部下翻了个遍,可直到黄昏也没有找到刘邦父母的碑牌。

  最后,刘邦没办法,开始请求神明。他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捏在手中。刘邦向上苍祷告说:“希望爹娘在天有灵,如果有纸片落在哪一块碑上连风都吹不动,那就是爹娘的。”说完,刘邦把纸片抛向空中。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块断掉的碑牌上,无论风怎么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一瞧,上面真的刻有一个刘字。

  刘邦高兴的不得了,马上让人重新整修,而且以后每年的清明节都会返乡祭拜父母。后来,民间也纷纷效仿,并且用小石块压几张纸片在上面,表示是有人祭扫的。

  清明节的小故事 篇11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就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就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就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就是一个节气,不就是节日。

  此外,清明时处早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而到处生机勃勃,就是春游和郊外娱乐的好时光,所以清明前后自然成为人们乐于到户外、郊野嬉游的的好时光。

  清明节主要指节日而不就是节气,但就是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应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头条推荐

森图里恩大学欢迎Shri Pavan Jindal Ji参与技能综合教育合作

森图里恩大学欢迎Shri Pavan Jindal Ji参与技能综合教育合作

FOSTIIMA商学院为企业专业人士开展管理发展计划2.0

FOSTIIMA商学院为企业专业人士开展管理发展计划2.0

Adda247在IBPS答案
中取得里程碑式进展全国范围内有6300名考生报名

Adda247在IBPS答案 中取得里程碑式进展全国范围内有6300名考生报名

莱姆布鲁克小学和幼儿园在马尔登开业

莱姆布鲁克小学和幼儿园在马尔登开业

KL Deemed to be University开始为新兴创新者提供B.Tech咨询服务

KL Deemed to be University开始为新兴创新者提供B.Tech咨询服务

全省第一!浙江海洋大学学子在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中创佳绩

全省第一!浙江海洋大学学子在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中创佳绩

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在学术报告大赛中获佳绩

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在学术报告大赛中获佳绩

百夫长大学被列入与外国大学开展学术合作的合格名单

百夫长大学被列入与外国大学开展学术合作的合格名单

戈印卡大学开创性的TLASH2024会议为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高等教育铺平了道路

戈印卡大学开创性的TLASH2024会议为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高等教育铺平了道路

26名艾伦课堂学生在2024年NEET-UG中获得排名第一

26名艾伦课堂学生在2024年NEET-UG中获得排名第一

图文推荐

KLH海得拉巴校区以成功就业证明助力学生成功

KLH海得拉巴校区以成功就业证明助力学生成功

商业学院拉克什亚分校开始招收预录取学生

商业学院拉克什亚分校开始招收预录取学生

奥米斯顿河学院学生获得GE成绩

奥米斯顿河学院学生获得GE成绩

教育科技公司Eupheus Learning赢得全球认可

教育科技公司Eupheus Learning赢得全球认可

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正在邀请第四批数据科学和商业分析电子硕士学位课程的申请

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正在邀请第四批数据科学和商业分析电子硕士学位课程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