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距离亲密区(人际距离)
与人交往的空间距离是多少呢?这首先要看你与谁交往。
美国学者霍尔研究发现,46厘米至61厘米属私人空间,女友可以安然地呆在男友的私人空间内。
若其他女人处在这一空间内,她就会显得不高兴,甚至会大发雷霆。
同样,男友也可以自由自在地呆在女友的私人空间内。
若其他男人进入这空间时间稍长,他肯定会吃醋。
私人空间可以延长到76厘米至122厘米,若讨论个人问题是恰当不过的了。
你若是与情人约会,可千万不能超过46厘米,否则对方觉得你疏远了他(她),对他或她没有热情,可能引起情人间的误解。
到办公室找领导办事,最佳的空间距离为122厘米至213厘米。
小于该距离,领导会误认为你强人所难;大于这个距离,领导会误认为你不真心实意想办事。
领导人的办公桌较为宽大,就告诉了你这一空间信息。
若你想从非亲密朋友那里获得某种信息,有效的空间距离为213厘米至366厘米。
小于这一空间给人以盛气凌人的印象;大于这一空间会使别人觉得你没礼貌,你也就不可能获得真实的信息。
这个空间距离也是与普通朋友交谈的适当距离,过小他人就认为你俩在密谋不可告人的勾当;过大你们都会觉得话不投机半句多。
366厘米以上的距离,是演讲者与听众或两人不愉快谈话的有效空间。
有趣的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要处理不同的人际空间。
若与美国人交谈,必须保持在60厘米左右的空间距离上,这是他们认为最有分寸最友好的空间;若与一名阿拉伯人谈话,就要小于这个距离,否则就会出现你往后退他往前追的滑稽场面。
因为,前者生活在非常接触性文化环境中,而后者则生活在接触性文化环境中。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离他喜欢的人比离他讨厌的人更近些,要好的人比一般熟人靠得更近些。
同样亲密关系情况下,性格内向的人比性格外向的人保持较远些的距离;异性谈话比同性相距远一点,两个女人谈话总比两个男人谈话挨得更近些。
合理运用你和他人的空间,会使你取得意想不到的交际效果。
由于非典型肺炎的威胁,人们格外注意彼此之间的距离。
在这些日子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增加了,但人际交往的距离却被迫拉大了,孩子只能以这种方式和妈妈见面。
“密切接触”几乎成了“危险”的同义词。
随着非典发病人数的下降,我们相信正常的生活离我们已不再遥远。
那么在正常的生活中又该如何把握人际交往的距离呢? 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在交往时分成四种不同的距离,即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
亲密距离是一个人与最亲近的人相处的距离,在0到45厘米之间。
陌生人进入这个领域时,会使人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排斥反应。
我们看到,在拥挤的公共汽车里,互不相识的人通常保持着僵直的身躯,尽量避免身体的接触,而夫妻、恋人、父母与孩子则会依偎在一起。
如果最亲近的人长期不能在亲密距离中相处,会导致情感缺失,甚至会在生理上出现不良反应。
一项对比试验表明,经常接受母亲抚摸的婴儿神经系统发育得快,比其他婴儿更活跃、体重增加的速度会比那些不受抚摸的婴儿快出47%。
因此专家们认为,亲密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敏感的距离,每个人都必须谨慎地把握这个距离。
个人距离的范围是45厘米到1米之间。
人们可以在这个范围内亲切交谈,又不致触犯对方的近身空间。
一般朋友和熟人在街上相遇,往往在这个距离内问候和交谈。
社交距离一般在1到3.5米之间。
其中1米到2米之间通常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处理私人事务的距离。
例如在银行取款时要输入密码,为了保护客户的机密,银行要求其他客户必须站在“一米线”之外。
2到3.5米是远一些的社交距离。
商务会谈通常是在这个距离内,相互之间除了语言交流,适当的目光接触也是不可少的,否则会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方。
在屏幕上,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多是中近景,这是为了缩短与观众的距离。
因为这个景别的视觉效果是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只有两米左右。
公众距离往往是公众集会时采用的距离。
一般在3.5米到7米左右。
超过这个距离人们就无法以正常的音量进行语言交流了。
所以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会走下讲台朗读课文,以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人际交往的四种状态只是大致的划分。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把握人际距离的准则会有所差异,但基本规律是相同的。
和喜欢的人交谈要靠得近,熟人要比生人靠得近,性格外向的要比内向的人靠得近,女人之间比男人之间靠得近。
仔细想来,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都建立在恰当的交往距离之上,而人与人之间的某些冲突却往往是从不恰当的距离开始的。
因此,在交往时恰当地运用“距离语言”,我们才能在越来越拥挤的地球上找到合适的位置,在越来越频繁的人际交往中科学地把握好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