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综合精选 >

古诗的由来简介20字(古诗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4-06-23 08:29:59来源: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

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

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

先秦的《诗三百》 《诗经》是产生於中国先秦时代的一部古书,但在当时一些文献提到它时,只称它为《诗》或《诗三百》,并未见《诗经》的名称。

称它作《诗三百》,是就它的篇数说的。

但若把全书逐篇数一下,实际共有305篇诗,那麼《诗三百》的名称,实际上是就诗篇的约数说的。

从诗到经但后来为什麼又出现了《诗经》这个名称呢?据考察,这名称是从汉代开始的。

先秦儒家孔子是个大教育家,对《诗三百》这部诗集非常重视,曾经用它作教材来教学生,又对这部书说过很多评价很高的话。

这样,《诗三百》这部作品,就与孔子关系密切起来。

到了汉武帝时代,为了统一思想,便抬高孔子的地位,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把儒家看作至高无上,於是就把《诗三百》列为儒家的五部经典之一,从此就有了《诗经》这个名称。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