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门倚闾的意思】“倚门倚闾”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门口或巷口等待亲人归来的情景。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思念之情,还带有一种深切的牵挂和期盼。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倚门 | 靠着门框站立,表示等待或盼望 |
倚闾 | 靠着里巷的门边站立,同样表示等待或盼望 |
倚门倚闾 | 比喻亲人之间深切的思念与期盼,也常用于描写母亲对子女的牵挂 |
二、出处与典故
“倚门倚闾”最早出自《战国策·齐策》:“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今吾子有疾,吾将往视之,虽死不悔。然吾不能久留,惟恐其倚门倚闾而望我。”这段话描述了父母对子女的深厚情感,即使身处困境,也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
此外,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也有类似表达:“楚人怜其母,皆曰:‘此儿必兴楚。’于是项梁乃以吴中子弟兵起,而其母倚门倚闾以待之。”这里则用来表现母亲对儿子出征的担忧与期盼。
三、用法与例句
用法 | 说明 |
用于描写亲情 | 如:“母亲年迈,每天都在家门口倚门倚闾,盼望着孩子的归来。” |
表达深切思念 | 如:“他远赴异乡,家中老父每日倚门倚闾,泪眼婆娑。” |
用于文学作品 | 在诗词、小说中常见,增强情感表达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望穿秋水、翘首以盼、日日思君 |
反义词 | 无动于衷、漠不关心、冷眼旁观 |
五、总结
“倚门倚闾”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承载着浓厚的情感色彩,体现了古人对亲情的重视与珍视。在现代生活中,虽然我们不再靠门而立等待,但这种情感依然存在,只是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无论是通过电话、视频,还是文字,那份牵挂与期盼从未改变。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古文典故,可参考《战国策》《史记》等经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