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什么意思】一、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这句话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原文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江面上渔舟归航、歌声悠扬的画面,同时点出了地理范围——彭蠡(即今鄱阳湖)。
“渔舟唱晚”指的是傍晚时分渔船归来,船工们在船上唱歌;“响穷彭蠡之滨”则是说这种歌声传遍了彭蠡湖的岸边,形容声音之远、意境之广。整句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辽阔的自然景象,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二、表格展示
词语/短语 | 含义解释 | 出处/背景 |
渔舟唱晚 | 指傍晚时分渔船归来,船工们在船上唱歌,表现生活气息和自然美景。 | 王勃《滕王阁序》 |
响穷彭蠡之滨 | “响”指声音,“穷”为尽、达到,“彭蠡之滨”即鄱阳湖边,表示歌声传到湖边每一个角落。 | 王勃《滕王阁序》 |
彭蠡 | 古代对鄱阳湖的称呼,位于今江西省,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 古代地理名称 |
意境 | 描绘傍晚江面的宁静与壮丽,展现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 | 王勃笔下的江南风光 |
作者 | 王勃,唐代著名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以文采斐然著称。 | 《滕王阁序》创作背景 |
三、结语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不仅是一句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更蕴含着古人对山水之间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情感寄托。通过这句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当时江边的宁静与美丽,也能体会到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