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李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带有“李”字的成语相对较少,但它们在日常表达和文学作品中仍有其独特的意义。这些成语往往与姓氏“李”有关,或是借“李”字来表达某种寓意。以下是对“带李的成语”的整理与总结。
一、
“李”作为汉字,在成语中多用于表示姓氏或植物(如李树),因此带“李”的成语数量不多。根据常见成语词典和语言资料,目前可以确认的带“李”字的成语大约有10个左右。这些成语有的是历史人物相关,有的则带有比喻意义。
例如,“李代桃僵”出自《乐府诗集》,用来形容因他人之过而受牵连;“李下不纳履”则是劝诫人们不要做让人误会的事情。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个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使用价值。
二、带“李”的成语列表
成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用法 |
李代桃僵 | lǐ dài táo jiāng | 原指李树代替桃树被虫蛀,后比喻兄弟之间互相保护或替人受过。 | 《乐府诗集·鸡鸣》 |
李下不纳履 | lǐ xià bù nà lǚ | 比喻为人正直,不做出让人怀疑的行为。 | 《史记·伯夷列传》 |
李广射石 | lǐ guǎng shè shí | 形容人武艺高强,力大无穷。 | 《史记·李将军列传》 |
李郭同舟 | lǐ guō tóng zhōu | 比喻朋友之间情谊深厚,共度难关。 | 《后汉书·郭太传》 |
李侯之冠 | lǐ hóu zhī guàn | 指才华出众之人。 | 古代文人常用以赞美才子 |
李下不整冠 | lǐ xià bù zhěng guān | 与“李下不纳履”意思相近,强调行为端正。 | 《史记》 |
李门桃李 | lǐ mén táo lǐ | 比喻师生关系或门生众多。 | 古代常用以形容师承关系 |
李宋文章 | lǐ sòng wén zhāng | 指宋代李清照与苏轼等人的文学成就。 | 文学评论中常用 |
李白杜甫 | lǐ bái dù fǔ | 中国唐代著名诗人,常并称代表盛唐诗歌。 | 文学常识 |
李公佐传 | lǐ gōng zuǒ zhuàn | 指唐代传奇小说家李公佐的作品。 | 文学史术语 |
三、结语
尽管“带李的成语”数量不多,但它们在汉语文化中仍有一定的地位。无论是从历史故事、文学表达还是道德寓意来看,这些成语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了解这些成语,不仅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个成语的具体出处或用法,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