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什么意思】“得陇望蜀”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岑彭传》。原意是已经取得陇地,又想攻取西蜀,比喻人贪得无厌,得寸进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已经获得某种利益或成就之后,仍然不满足,还想获取更多,表现出强烈的欲望和不知足的心态。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得陇望蜀 |
出处 | 《后汉书·岑彭传》 |
释义 | 已经得到陇地,又想夺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得寸进尺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近义词 | 贪得无厌、得寸进尺、欲壑难填 |
反义词 | 知足常乐、安分守己、知足常乐 |
二、成语来源
“得陇望蜀”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当时,岑彭是刘秀的重要将领,他在平定陇地(今甘肃一带)之后,又继续向西进攻蜀地(今四川一带)。这一行为被后人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已经获得一定成果后,仍然不满足,继续追求更多的利益。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批评他人贪心 | “他刚升了职,就想着换公司,真是得陇望蜀。” |
描述企业扩张 | “这家公司在本地站稳脚跟后,就开始进军全国市场,简直是得陇望蜀。” |
教育孩子 | “你已经有一辆自行车了,还想要电动车,这可真是得陇望蜀。” |
四、常见误用
1. 误用为中性词:有人误以为“得陇望蜀”只是表示“有更高的目标”,而忽略了其贬义色彩。
2. 混淆近义词:如将“得陇望蜀”与“志在千里”混为一谈,实际上两者含义完全不同。
3. 忽略历史背景:不了解该成语的出处,导致使用不当。
五、总结
“得陇望蜀”是一个带有明显贬义的成语,用来形容人贪心不足,总是想要更多。在日常交流中,应根据语境正确使用,避免误解。理解其背后的历史典故,有助于更准确地掌握其含义和用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