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跋扈的意思是什么】“飞扬跋扈”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表现得非常傲慢、放纵、不守规矩。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通常用于批评那些态度高傲、行为霸道、不尊重他人的人。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飞扬跋扈 |
拼音 | fēi yáng bá hù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人虽有小过,而心无恶意,可容也;若其人飞扬跋扈,不可救药。” |
含义 | 形容人性格狂妄、傲慢、不拘礼法,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态度傲慢、行为专横,常带贬义。 |
近义词 | 傲慢无礼、目中无人、桀骜不驯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温顺听话、谦逊有礼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批评某人态度傲慢 | 他总是飞扬跋扈,从不听别人的意见。 |
描述性格张扬的人 | 她从小就飞扬跋扈,喜欢掌控一切。 |
用于文学作品描写 | 小说中的反派角色常常表现出飞扬跋扈的作风。 |
三、注意事项
1. 语境限制:此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2. 情感色彩:属于贬义词,使用时需注意语气和对象,避免冒犯他人。
3. 搭配使用:常与“性格”、“行为”、“作风”等词搭配使用。
四、总结
“飞扬跋扈”是一个具有明显贬义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性格傲慢、行为放纵、不守规矩。在日常交流中,应根据具体语境合理使用,避免误用或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了解并掌握这类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