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阿蒙什么意思】“吴下阿蒙”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原意是指东吴名将吕蒙,原本出身贫寒,后来通过努力学习,变得学识渊博、文武双全,被人们称为“吴下阿蒙”。现在,“吴下阿蒙”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经过努力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从无知或平庸变得有才华、有见识。
“吴下阿蒙”源自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最初是对他人的称呼,后来演变为一个比喻性成语,用于称赞他人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长。该成语强调的是个人的自我提升和转变,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吴下阿蒙 |
出处 |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
原意 | 指东吴名将吕蒙,原本出身贫寒,后来学识大增,被人称作“吴下阿蒙” |
现代用法 | 形容一个人经过努力后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指从无知到有才的转变 |
用法举例 | 他以前是个小职员,现在成了专家,真是“吴下阿蒙”了 |
成语性质 | 比喻性成语 |
情感色彩 | 积极、褒义 |
使用场合 | 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均可,常用于赞扬他人进步 |
说明:
“吴下阿蒙”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对个人成长的肯定。它鼓励人们不断学习、自我提升,即使起点低,也能实现质的飞跃。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教育、职场等语境中,用来激励他人或自己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