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绝如缕什么意思】“不绝如缕”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声音、气息、情感等延续不断,但又显得微弱、难以维持的状态。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或正式场合,具有较强的书面色彩。
一、
“不绝如缕”字面意思是“像细线一样连续不断”,引申为事物虽微弱但持续不断。它常用来形容声音、气息、情感、希望等的延续状态。例如,一个人在极度疲惫时仍坚持前行,可以用“不绝如缕”来形容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该成语多用于描写一种脆弱而顽强的延续状态,强调“不断”与“微弱”的并存。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用在过于强烈或明确的场景中。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词语 | 不绝如缕 |
拼音 | bù jué rú lǚ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多作形容词) |
含义 | 形容声音、气息、情感等虽微弱但持续不断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人情所趋,如水之就下,不绝如缕。”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描写一种细微但持续的状态 |
近义词 | 绵延不绝、连绵不断、若断若续 |
反义词 | 截然而止、戛然而止、中断 |
例句 | 他的话语不绝如缕,仿佛随时都会消失。 |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中,“不绝如缕”适合用于描绘细腻的情感、微妙的气氛或艰难的坚持。例如:
- “夜风中,远处传来不绝如缕的琴声,令人心生惆怅。”
- “尽管身体虚弱,他的意志却依旧不绝如缕。”
使用时注意搭配恰当的语境,避免滥用或误用,以保持语言的准确性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