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篇章之一。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以下为《蒹葭》的原文及其赏析:
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芦苇茂密一片苍茫,清晨的露水凝结成霜。
我心中所思慕的人儿啊,就在那河水的另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再寻找她,仿佛她就站在水中央。
芦苇繁茂一片青翠,清晨的露水还未干。
我心中所思慕的人儿啊,就在那河岸的那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崎岖难攀登。
顺流而下再寻找她,仿佛她就在水中高地上。
芦苇繁茂一片金黄,清晨的露水仍未尽。
我心中所思慕的人儿啊,就在那河岸的尽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曲折难行。
顺流而下再寻找她,仿佛她就在水中沙滩上。
赏析:
《蒹葭》以芦苇、白露、河流等自然景象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朦胧而又迷离的画面。诗中反复出现“溯洄”、“溯游”、“宛在”等词语,刻画了主人公对心中所爱不懈追求的情景。整首诗通过三段式的结构,层层递进地表现了追求过程中的艰难与执着,以及最终难以触及的遗憾之情。
此诗不仅展现了古人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类面对理想时普遍存在的复杂情感。其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极具艺术感染力,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