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一句中国古典成语,常用于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或战略位置。这句话源自古代对山川地形与战争防御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古人对地理与军事关系的重视。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一夫 | 一个壮士、一个人 |
当关 | 把守关口、防守要道 |
万夫 | 一万个人 |
莫开 | 无法打开、无法突破 |
整体意思:
一个壮士把守关口,即使有一万个人也无法攻破。比喻地势险要、防守严密,难以被敌人突破。
二、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最早见于《战国策·楚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后来在《三国志》《后汉书》等古籍中也多次出现,多用于描述天险之地,如蜀道、函谷关、潼关等。
这些地方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例如:
- 蜀道:因山路崎岖,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说法。
- 函谷关:位于陕西,是秦朝的重要关隘,历史上多次成为攻守焦点。
- 潼关:扼守黄河渡口,是关中地区的门户,历来为兵家所重。
三、使用场景与引申意义
使用场景 | 引申意义 |
军事防御 | 形容阵地坚固,难以攻破 |
地理形势 | 描述山川险要,易守难攻 |
比喻人或事物 | 表示某人或某物具有强大的保护作用或影响力 |
四、现代应用
在现代语境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被用来比喻:
- 一个关键人物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 某个系统或机制具有极强的防御能力;
- 某个地方或项目具备极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总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仅是一个生动的军事术语,更是一种对自然地理与人类智慧结合的赞美。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选择正确的地点、策略和人才,往往比单纯依靠数量更具优势。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含义 | 一个壮士把守关口,一万人都无法攻破 |
出处 | 《战国策·楚策》等古籍 |
用法 | 军事、地理、比喻等多种场景 |
现代意义 | 强调关键点的重要性、防御力强、资源集中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表达,也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