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寒于水什么意思】“冰寒于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句话的意思是: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颜色比蓼蓝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温度却比水更低。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学生可以超越老师,后人可以胜过前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冰寒于水 |
出处 | 《荀子·劝学》 |
原文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释义 | 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温度比水更低;比喻后人胜过前人,学生超过老师。 |
用法 | 多用于赞扬后辈或学生的成就高于前辈或老师。 |
近义词 | 青出于蓝、后来居上 |
反义词 | 后来者居下、不如前辈 |
二、使用场景与例子
“冰寒于水”常用于鼓励年轻人奋发图强,也常用于赞美有成就的后辈。例如:
- 例句1:他的学术成果远超导师,真可谓“冰寒于水”。
- 例句2:这孩子虽然年轻,但能力出众,真是“冰寒于水”。
三、延伸理解
这个成语不仅强调了进步和超越的可能性,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传承”与“发展”的重视。它提醒人们,知识和经验是可以不断积累和提升的,只要努力,就有可能实现对前人的超越。
四、总结
“冰寒于水”寓意深刻,既是一种对后辈的鼓励,也是一种对进步的肯定。它告诉我们,学习和成长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