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身碎骨浑不怕写的是什么物质】“粉身碎骨浑不怕”这句诗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原句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通过描写石灰的形成过程,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追求高尚品德的情怀。
那么,“粉身碎骨浑不怕”究竟写的是什么物质呢?答案是:石灰。
一、
“粉身碎骨浑不怕”出自于谦的《石灰吟》,描述的是石灰在制作过程中经历的艰苦历程。石灰石经过高温煅烧后,会变成氧化钙(生石灰),再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熟石灰)。这个过程看似“粉身碎骨”,但其本质是对物质形态的转变,象征着一种坚定的意志和纯洁的品格。
因此,这句诗中提到的“粉身碎骨”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毁灭,而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的形态改变,所对应的物质就是石灰。
二、表格展示
诗句 | 出处 | 意思 | 所写物质 | 解释 |
粉身碎骨浑不怕 | 《石灰吟》 | 形容经历极大磨难仍不畏惧 | 石灰 | 石灰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再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体现物质转化过程 |
千锤万凿出深山 | 《石灰吟》 | 石灰石从山中开采出来 | 石灰石 |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₃) |
烈火焚烧若等闲 | 《石灰吟》 | 经受烈火考验,毫不在意 | 氧化钙 | 石灰石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CaO)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石灰吟》 | 表达坚守清白、不染尘俗 | 氢氧化钙 | 氧化钙遇水生成氢氧化钙(Ca(OH)₂),象征纯洁 |
三、结语
“粉身碎骨浑不怕”虽然听起来气势磅礴,但其背后是对石灰这一物质的生动描绘。通过诗歌的形式,于谦不仅展现了石灰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更赋予了它精神层面的象征意义。这种将自然现象与人格理想相结合的手法,使得这首诗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