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峰造极的意思】“登峰造极”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达到最高点或最高峰,也用来比喻人的成就、技艺或水平达到了极致。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学和哲学语境,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登峰 | 登上山峰,比喻达到顶点 |
造极 | 达到极点,指最高的境界或极限 |
整体意思为:登上山的顶峰,到达极致。引申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达到了最高水平。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夫君子之学,知其大者,而能守其小者也;知其远者,而能守其近者也。登峰造极,非一日之功。”
- 用法: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达到极高的水平,常带有褒义色彩。
- 例句:他的书法艺术已登峰造极,堪称一代宗师。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巅峰之作、炉火纯青、出类拔萃 |
反义词 | 粗制滥造、平庸无奇、差强人意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 |
艺术领域 | 他的绘画技巧已登峰造极,令人叹为观止。 |
学术研究 | 她的研究成果在该领域已登峰造极。 |
技艺表现 | 他的厨艺已登峰造极,深受食客喜爱。 |
五、注意事项
- “登峰造极”虽为褒义,但在某些语境中也可带有一点讽刺意味,比如形容某事已经到了无法再坏的地步(如“坏事登峰造极”)。
- 使用时需根据上下文判断语气是否合适。
六、总结
“登峰造极”是一个表达高度成就的成语,常用于赞扬人在某一领域的卓越表现。它不仅体现了对极致追求的赞美,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至高无上”的推崇。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