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原文注释】《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其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其核心思想之一,体现了中医对人体、自然与生命规律的深刻理解。这句话出自《素问·上古天真论》,原文如下: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一、原文解析
“法于阴阳”指的是遵循自然界的变化规律,顺应天地阴阳的运行法则。在人体层面,即指调和体内的阴阳平衡,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和于术数”中的“术数”泛指古代的历法、占卜、数理等知识,也可引申为自然规律与养生方法的结合。这里强调的是要按照自然规律来安排生活节奏和行为方式。
整体来看,这句话强调了古人通过顺应自然、调和身心、保持适度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健康长寿的理想状态。
二、原文注释总结
词语 | 含义 | 注释说明 |
法于阴阳 | 遵循阴阳变化 | 指顺应自然界阴阳交替的规律,调节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
和于术数 | 调和自然规律 | 指遵循历法、数理等自然法则,合理安排生活作息 |
食饮有节 | 饮食有节制 | 强调饮食不过量,保持营养均衡 |
起居有常 | 生活有规律 | 指作息时间固定,符合自然昼夜节律 |
不妄作劳 | 劳逸适度 | 不过度劳累,保持身体与精神的协调 |
形与神俱 | 身心俱健 | 强调身体健康与精神状态的统一 |
尽终其天年 | 安享天年 | 指寿命长久,自然死亡 |
三、总结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仅是古代养生智慧的体现,也对现代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应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身心平衡。只有做到“法于阴阳”,才能顺应自然;只有“和于术数”,才能掌握生命的节奏,实现真正的健康与长寿。
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中医理论,也对现代健康管理、心理健康、生活方式规划等方面提供了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