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妙惟肖什么意思】“惟妙惟肖”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用来称赞某人的表演、绘画、雕刻等技艺高超。
一、成语解释
惟妙惟肖:
意思是“描绘或模仿得非常精妙、逼真”,形容事物的形态、神态、动作等非常接近真实,几乎与原物无异。
- 惟:表示“只有”、“只是”,在这里起强调作用。
- 妙:精妙、巧妙。
- 肖:相似、像。
整体意思为“极其精妙地模仿或描绘,几乎和原物一模一样”。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最早见于《庄子·齐物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故曰:莫若以明。” 后来被后人引申为“惟妙惟肖”。 |
用法 | 常用于形容艺术创作、表演、模仿等,如“演员演得惟妙惟肖”、“画得惟妙惟肖”。 |
感情色彩 | 中性偏褒义,多用于正面评价。 |
近义词 | 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肖惟妙、形神兼备 |
反义词 | 走样、失真、粗制滥造、不伦不类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表演 | 那位演员把角色演得惟妙惟肖,让人难以相信是扮演的。 |
绘画 | 他画的人物惟妙惟肖,仿佛随时会从纸上跳出来。 |
雕塑 | 这尊雕塑惟妙惟肖,连表情都刻画得细致入微。 |
文学 | 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惟妙惟肖,令人感同身受。 |
四、常见误用提醒
1. 不要用于抽象概念:如“他的想法惟妙惟肖”是错误的,因为“惟妙惟肖”一般用于具体形象或动作。
2. 避免重复使用:如“他演得惟妙惟肖,简直惟妙惟肖”,属于语义重复。
3. 注意搭配对象:通常用于“模仿、表演、绘画、雕塑”等具象事物,而非抽象表达。
五、总结
“惟妙惟肖”是一个表达高度逼真、精准模仿的成语,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表演等领域。它强调的是对细节的把握和对原物的还原能力。掌握其正确用法,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