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吞牛斗的意思是什么】“气吞牛斗”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气势非常旺盛,气概豪迈,能够压倒一切。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和日常表达中都有广泛应用,尤其在描写英雄人物或壮志凌云的情境时更为常见。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气吞牛斗 |
拼音 | qì tūn niú dǒu |
出处 | 出自《晋书·张华传》:“华闻之,笑曰:‘此天所以资将军,而使君不得其意耳。’因命左右取酒,与之对饮,语及平生,欢甚。于是华又曰:‘吾少好学,未尝一日不读书也。’遂起舞,气吞牛斗。” |
含义 | 形容气势极盛,能压倒一切;也比喻人胸怀大志,气魄宏大。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有远大的抱负或非凡的气概,常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 |
近义词 | 气贯长虹、气势磅礴、雄心壮志 |
反义词 | 胆小怕事、气短志衰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气吞牛斗”最早出自《晋书·张华传》,讲的是西晋时期的张华在宴会上与他人对饮,谈吐豪迈,气势如虹,甚至让人觉得他可以“吞下牛斗”。这里的“牛斗”指的是星宿名,古人认为牛宿和斗宿是北方二十八宿中的两宿,象征着高远的天空。因此,“气吞牛斗”最初可能带有神话色彩,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志向远大、气概非凡的成语。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文学作品 | 他少年时便气吞牛斗,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 |
历史评价 | 岳飞一生气吞牛斗,为国捐躯,令人敬仰。 |
日常表达 | 这位企业家年纪轻轻就气吞牛斗,前途不可限量。 |
四、注意事项
- “气吞牛斗”虽然常用于正面评价,但在某些语境中也可能带有一点夸张的意味。
- 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避免误用或误解其含义。
- 在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五、总结
“气吞牛斗”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也表达了人们对理想和抱负的追求。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气势磅礴、胸怀宽广的精神状态,是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表达方式之一。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气吞牛斗”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