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的人物是谁】“请君入瓮”是一个源自古代历史典故的成语,常用来形容用别人的方法来对付对方,或者让对方陷入自己设下的圈套中。这个成语背后有着一段生动的历史故事,涉及两位重要人物。
一、成语背景总结
“请君入瓮”最早出自《资治通鉴·唐纪》,讲述的是唐朝时期,权臣酷吏周兴与来俊臣之间的故事。来俊臣为了逼迫周兴交代罪行,故意设下陷阱,让周兴自己说出如何审讯犯人,结果周兴被自己的方法所困,不得不认罪。因此,“请君入瓮”也常用来比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二、人物介绍(表格形式)
人物 | 身份 | 简介 | 在故事中的作用 |
周兴 | 唐朝酷吏 | 以严刑峻法著称,曾参与审理谋反案 | 本是审讯者,后被来俊臣设计陷害 |
来俊臣 | 唐朝酷吏 | 以手段狠辣闻名,擅长用刑逼供 | 设计让周兴自投罗网,完成“请君入瓮” |
三、故事简述
在唐朝时期,周兴因参与审理谋反案而名声大噪,但他也因手段残酷而臭名昭著。后来,来俊臣受命调查周兴是否参与了某些案件。面对来俊臣的审讯,周兴并不害怕,反而自信地表示:“我有办法让犯人招供。”来俊臣便问他:“那你告诉我,你一般是怎么让人招供的?”周兴得意地说:“我常用的方法是把人放进瓮里,用火烤。”来俊臣听后,立刻说:“那我现在就请你进瓮吧!”于是,周兴被关进瓮中,最终认罪。
四、成语寓意
“请君入瓮”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告诉我们,有时候用对方的手段来应对对方,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滥用权力,否则可能会自食其果。
五、总结
“请君入瓮”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古代,但其道理至今仍然适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如何巧妙地应对问题,避免落入他人设下的陷阱。而这一典故中的两位关键人物——周兴和来俊臣,正是这则成语的核心人物,他们的行为和结局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