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孑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茕茕孑立”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孤独无依、孤立无援的状态。这个词语出自《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向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煌煌。君子至止,黻衣绣裳。”后被引申为形容人孤单一人,没有同伴或依靠。
一、
“茕茕孑立”是一个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极度孤独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站立,没有任何陪伴或支持。这个词语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表达一种凄凉、无助的情感。
该词由两个部分组成:
- 茕茕:意为孤独、孤单。
- 孑立:意为单独地站立。
合起来就是“孤单地站立”,引申为“孤苦伶仃”。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词语 | 茕茕孑立 |
拼音 | qióng qióng jié lì |
出处 | 《诗经·小雅·庭燎》 |
含义 | 形容一个人孤独无依,孤立无援的状态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表达孤独、凄凉的情绪 |
近义词 | 孤苦伶仃、形影相吊、独来独往 |
反义词 | 美满幸福、成双成对、左右逢源 |
示例 | 他从小失去父母,如今茕茕孑立,无人照顾。 |
三、使用建议
在日常交流中,“茕茕孑立”并不常用,因为它的语气较为沉重,适合用于描写人物处境或渲染氛围。若想表达“一个人很孤单”的意思,也可以使用更口语化的表达,如“一个人很孤单”、“没人陪”等。
总之,“茕茕孑立”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的成语,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和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