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文言文词语解释】《塞翁失马》是出自《淮南子》的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边塞老人因丢失马匹而引发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件,寓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强调事物的转化与辩证关系。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篇文言文,以下是对文中关键词语的解释与总结。
一、文章内容简要回顾
原文如下:
>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死于战。而其子以跛故,独得免。
二、词语解释总结
文言词语 | 现代汉语解释 | 出处/用法说明 |
塞 | 边塞,边境地区 | 指靠近北方胡地的地方 |
善术者 | 擅长占卜、预测的人 | “术”指技艺、术数 |
亡 | 逃跑、丢失 | 表示马无缘无故地跑走了 |
胡 | 北方少数民族 | 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 |
吊 | 慰问、安慰 | 表示对损失的同情 |
遽 | 怎么、哪里 | 表示反问语气 |
将 | 带领、带领 | “将胡骏马”意为带着胡地的骏马回来 |
贺 | 庆贺 | 对好事表示高兴 |
富 | 富有 | 形容家里有很多好马 |
骑 | 骑马 | 动词,骑在马上 |
堕 | 掉落、摔下 | 表示从马上摔下来 |
髀 | 大腿骨 | “折其髀”即摔断了大腿 |
丁壮 | 壮年男子 | 指青壮年男性 |
入塞 | 进入边塞 | 指胡人入侵 |
跛 | 腿瘸 | 因伤而行动不便 |
三、总结
《塞翁失马》通过一个看似不幸的开端,引出一系列出人意料的结果,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祸福相依”的思想。文中的词语虽多为常见文言词汇,但其组合和语境却富有深意。理解这些词语不仅有助于阅读古文,也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
通过表格形式对词语进行归纳整理,有助于记忆与复习,也便于在实际阅读中快速识别和理解文言词汇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