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的意思是啥】“手不释卷”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甚至到了舍不得放下书本的地步。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一个人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手不释卷 | 手中拿着书本,不肯放下。形容人酷爱读书,专心致志。 |
二、出处与背景
“手不释卷”最早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这段话讲述了孙权劝说吕蒙学习,后来吕蒙学问大进,令人刮目相看。后人用“手不释卷”来形容像吕蒙一样勤于学习的人。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学而不倦、废寝忘食、孜孜不倦 |
反义词 | 好逸恶劳、懒惰成性、不思进取 |
四、使用场景
“手不释卷”多用于形容:
- 学生刻苦学习;
- 作家或学者潜心研究;
- 个人对知识充满热情。
例如:“他从小就手不释卷,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学者。”
五、总结
“手不释卷”是一个褒义成语,强调了对学习的专注和热爱。它不仅是一种行为表现,更是一种精神状态。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手不释卷”的精神尤为重要,有助于不断提升自我、拓宽视野。
成语 | 手不释卷 |
拼音 | shǒu bù shì juàn |
出处 |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
含义 | 不肯放下书本,形容勤奋好学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形容人好学 |
近义词 | 学而不倦、废寝忘食 |
反义词 | 好逸恶劳、懒惰成性 |
通过了解“手不释卷”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成语,激励自己和他人不断学习、追求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