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它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更是所有课程都应承担的育人责任。
一、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
课程思政是指在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设计和有效实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法治意识、道德规范等内容自然地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课程思政的意义
| 项目 | 内容 |
| 目的 |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 作用 | 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 目标 | 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 理念 | “三全育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体现 |
三、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
| 方面 | 内容说明 |
| 价值观教育 | 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
| 道德教育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 法治教育 |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
| 文化自信教育 |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意识 |
四、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 路径 | 具体做法 |
| 课程设计 | 在课程大纲中明确思政教育目标 |
| 教学内容 | 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中 |
| 教学方法 | 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增强互动性 |
| 教师素养 | 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 |
| 评价机制 | 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政教育评价体系 |
五、课程思政的挑战与对策
| 挑战 | 对策 |
| 思政与专业融合难 |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课程设计能力 |
| 评价标准不统一 |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 |
| 学生参与度不高 | 创新教学形式,增强课堂吸引力 |
| 资源支持不足 | 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 |
六、总结
“课程思政”是一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强调在各类课程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它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良好道德品质和扎实专业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课程思政正在逐步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高质量育人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