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甄选问答 >

什么是建成区

2025-10-26 11:41:55

问题描述:

什么是建成区,拜谢!求解答这个难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6 11:41:55

什么是建成区】“建成区”是城市规划和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已经完成建设、具备基本城市功能的区域。它是衡量一个城市规模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建成区不仅包括住宅、商业、工业等建筑设施,还涵盖了道路、绿化、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建成区”的定义与特征,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建成区?

建成区是指在城市或城镇范围内,经过开发和建设,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功能区域。这些区域通常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集中的人口分布以及明确的城市功能分区(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建成区的范围可以通过遥感影像、地图数据或行政划分来确定。

二、建成区的主要特征

特征 描述
建筑密度高 区域内建筑物密集,土地利用效率高
基础设施完善 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排水等系统
人口集中 居住人口较多,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需求
功能多样 包含居住、商业、工业、教育、医疗等多种功能
规划明确 通常有明确的城市规划和用地布局

三、建成区与非建成区的区别

项目 建成区 非建成区
土地利用方式 已开发,用于城市建设 未开发或正在开发中
建筑密度 低或无
基础设施 完善 不完善或尚未建设
人口分布 集中 分散或无常住人口
功能性 具备城市功能 主要为自然或农业用地

四、建成区的意义

1. 反映城市发展水平:建成区面积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的关键指标。

2. 指导城市规划:通过对建成区的分析,可以合理安排未来的发展方向。

3. 优化资源配置:有助于政府和企业更好地分配公共资源和服务。

4. 环境管理依据:为生态治理、污染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五、如何确定建成区?

- 遥感监测:通过卫星图像识别地表覆盖类型。

- 行政区划:根据地方政府划定的城市辖区范围。

- 统计数据:参考人口、建筑数量、用地类型等数据。

- 实地调查:结合地图、航拍和现场踏勘进行综合判断。

总结

“建成区”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城市发展的体现,也是城市管理和规划的基础。了解建成区的定义、特征及作用,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城市的空间布局与发展规律。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建成区与非建成区在功能、形态和用途上的显著差异,这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