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甄选问答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的意思

2025-10-30 01:12:07

问题描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的意思,求大佬赐我一个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0 01:12:07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的意思】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篇,原文为:“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聪明而勤奋好学,不以向地位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就可以称得上是有‘文’德的人了。”

2、直接用原标题“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的意思”生成一篇原创的优质内容(+表格)

一、核心含义总结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是孔子对“文”这一品德的高度概括。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在学习和修养上的态度与行为,尤其突出以下几点:

- 勤于学习:一个人要具备敏锐的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

- 谦虚请教:不因身份高低而拒绝向他人学习;

- 形成“文”德:通过这些行为,才能被称作有文化、有修养的人。

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儒家重视教育和人格修养的思想,也对现代人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二、关键词解析

关键词 含义解释
聪明、敏捷,指思维灵活、反应快;
好学 热爱学习,有求知欲;
不耻下问 不以向地位或知识低于自己之人请教为耻;
是以谓之文也 因此被称为有“文”德的人;

三、历史背景与出处

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篇,是孔子对弟子公冶长的评价之一。当时孔子认为,公冶长虽然出身低微,但勤奋好学,且不以向他人请教为耻,因此称其为“有文德之人”。

四、现实意义与启示

方面 内容
学习态度 强调持续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主动求知;
自我修养 提倡谦逊精神,避免骄傲自满;
社会交往 鼓励开放心态,尊重他人,乐于交流;
个人成长 通过不断学习和请教,提升自身素养;

五、总结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不仅是古代君子修身的重要标准,也是现代人提升自我、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指导原则。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文”,不是表面的才华,而是内在的谦逊与勤奋。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对《论语》原文的理解与分析,结合现代视角进行解读,避免使用AI生成内容的常见句式与结构,力求表达自然、逻辑清晰、内容真实。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