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无措是什么意思解释】“手足无措”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遇到突发情况或紧张、慌乱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显得非常慌张和不知所措。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情绪失控时的肢体表现,如手脚不知往哪里放,表现出极度的不安与慌乱。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手足无措 |
| 拼音 | shǒu zú wú cuò |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侯秦伯会于令狐,晋献公使太子申生伐狄,战于霍,败绩。……秦伯曰:‘吾与晋君为兄弟,今晋君无道,其民不附,吾将讨之。’……晋人惧,乃出奔。”(后世引申为“手足无措”) |
| 含义 | 形容人因惊慌、紧张而不知所措,无法做出合理反应。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在紧急、意外或压力下失去理智的状态。 |
| 近义词 | 惊慌失措、六神无主、束手无策 |
| 反义词 | 镇定自若、临危不乱、从容不迫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例子 |
| 突发事故 | 事故发生时,他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做。 |
| 考试失利 | 考试成绩出来后,她看到分数后手足无措,久久说不出话。 |
| 面对领导 | 在会议上被领导批评时,他手足无措,脸红耳赤。 |
| 紧急情况 | 火灾发生时,有人手足无措,没有及时逃生。 |
三、注意事项
- “手足无措”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轻松或非紧急情况下滥用。
- 该成语强调的是心理状态,而非单纯的肢体动作。
四、总结
“手足无措”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来描述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慌乱与无助。它不仅表达了情绪上的紧张,也反映了人在压力下的无力感。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语言中的情感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