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甄选问答 >

竖子不足与谋的出处以及其意思

2025-10-30 13:25:37

问题描述:

竖子不足与谋的出处以及其意思,求大佬赐我一个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0 13:25:37

竖子不足与谋的出处以及其意思】“竖子不足与谋”是一句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的经典古语,常被用来表达对某人能力或见识的轻视。这句话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下面将从出处、含义及使用场景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出处

项目 内容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
原文 “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作者 司马迁
背景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在鸿门宴后对范增的建议不采纳,导致错失良机

二、字面意思

- 竖子:古代对人的贬称,意为“小子”,带有轻蔑之意。

- 不足与谋:不足以与其共谋大事,即认为对方没有能力参与重要的谋划。

整句话的意思是:“这小子(指刘邦)不足以与他共谋大事。” 表达了说话者对对方能力的极度不信任和轻视。

三、深层含义

项目 内容
用法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无能、不值得信赖
情感色彩 含有强烈的贬义和轻蔑意味
使用场合 常见于历史评价、文学作品、现代语境中形容他人决策失误或能力不足

四、历史背景简述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在鸿门宴上听信了刘邦的解释,没有杀掉他,而范增多次劝谏项羽除掉刘邦,但项羽不听。范增因此感叹:“竖子不足与谋!”这句话反映了他对项羽优柔寡断的失望,也预示了后来刘邦夺取天下的结局。

五、现代应用

虽然这句话源自古代,但在现代语境中仍常被引用,尤其在评论他人决策失误、能力不足时使用。例如:

- “他提出的方案根本行不通,真是竖子不足与谋。”

- “这种人根本不能托付重任,竖子不足与谋。”

六、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
标题 竖子不足与谋的出处以及其意思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
原文 “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字面意思 小子不足以共谋大事
深层含义 表达对他人能力的轻视与不信任
使用场合 批评、讽刺、历史评价等
现代用法 形容他人无能、不可靠
作者 司马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竖子不足与谋”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体现了古人对人际关系、权力斗争的深刻观察。在今天,它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决策时要慎重选择合作伙伴,避免因轻信而误事。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