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是什么时候】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发生在清朝中后期。它不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格局造成了巨大冲击。了解太平天国的起止时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的背景与意义。
一、
太平天国运动始于1851年,结束于1864年,持续了约13年。这场运动由洪秀全领导,以“拜上帝教”为思想基础,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以“天父”为核心的理想社会。太平天国在1853年攻占南京,并定都于此,改称“天京”。然而,由于内部腐败、战略失误以及清政府与外国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天国最终在1864年被彻底击败,标志着这一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失败。
二、时间表
| 时间 | 事件说明 | 
| 1847年 |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开始组织信徒 | 
| 1851年 |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爆发,正式成立太平天国 | 
| 1853年 | 太平军攻占南京,改称“天京”,成为首都 | 
| 1856年 | 天京事变发生,太平天国内部权力斗争激烈,导致实力削弱 | 
| 1860年 | 太平军攻占苏州、杭州等地,进入鼎盛时期 | 
| 1864年 | 清军与洋枪队联合进攻天京,太平天国政权覆灭 | 
三、小结
太平天国虽然历时不长,但其影响深远,不仅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同时,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宗教性农民起义,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通过了解其时间线,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这一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